港通全球 石狮口岸绘就开放新图景
							
						 
									 
									时间:2025-11-03 00:00 
									浏览量: 
								
								剧情做爱

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资料图)
日前,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泉州B保)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内,8个货柜、1.17万件鞋服、家具等跨境电商“9610”零售出口商品,经泉州海关监管验放,前往泉州围头港区装船出口。这标志着泉州B保成为全国首个落地综合改革措施“先行先试跨境电商出口”试点的保税物流中心,为加快中国(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助力泉州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只是剧情做爱“十四五”期间口岸工作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石狮因港而兴、因贸而盛。“十四五”期间,石狮口岸锚定“港通全球、服务产业”核心目标,以“开航线、辟通道、拓货源、强服务”为主线,在基础设施、航线网络、物流通道、货种结构、配套服务和业态创新六大领域实现全方位突破,为“一带一路”建设及“双循环”格局注入强劲动能,续写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基建筑基 航线织网
2025年4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口岸工作办公室会同各口岸查验单位,对泉州港口岸泉州湾港区石湖作业区石湖码头新增泊位对外开放进行省级验收。经过实地检查及集中评审,验收组一致同意新增泊位对外开放通过省级验收。石湖作业区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处于中国五大港口集群中间位置,是泉州港最大的集装箱航运物流作业区。新增泊位的建成投产,将使港区年产能提升到300万标准箱,有效满足目前石湖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增长和挂靠船舶日益大型化的需要。
无独有偶,2024年1月18日,国家口岸办验收组对泉州港口岸泉州湾港区锦尚作业区扩大开放进行国家级验收。验收组认为,锦尚作业区符合验收标准,一致同意通过国家验收。锦尚作业区是泉州港新兴的港口作业区,毗邻泉州湾港区石湖作业区,是泉州湾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是口岸能级提升的核心支撑。“十四五”期间,石狮围绕口岸开放标准与发展需求,加速港区基建及查验配套建设,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规模,“石湖+锦尚组合港”协同发展格局日益凸显,尤其是硬件升级带来吞吐量的跨越式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石湖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8.99万标箱,同比增长9.9%;锦尚作业区更实现快速增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84万标箱,同比激增1118.64%,彰显石狮口岸强劲的发展韧性。
聚焦全球联通能力提升,石狮口岸密集开辟精品航线,构建起覆盖广泛、时效领先的海运网络,让“石狮号”货轮直达世界更远方。“十四五”期间,石狮口岸坚持“一线一策”精准发力,累计开通外贸航线23条,其中2021年以来新增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欧洲等航线达12条,有效覆盖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欧洲市场。
2025年成为石狮航线拓展的“爆发年”,多条标志性航线相继开通:福建省首条直达东帝汶航线填补了区域通航空白,成为国内仅有的两条通达该地区的航线之一;泉州首条中途不停靠的越南—泰国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较传统中转模式压缩7天时效,打造出东南亚“直进直出”高效通道;泉州港首条至比利时等国的欧洲远洋航线,航程跨越约1万海里,将航线版图首次延伸至欧洲西部。同时,通过内贸航线及与厦门、洋浦等港口的外贸内支线合作,石狮口岸实现了与全球各地的紧密联结,形成“直达为主、中转为辅”的立体航运网络。
贯通动脉 货种升级
不满足于海上通衢,石狮口岸积极向内陆腹地延伸,在多式联运领域寻求关键突破。贯彻落实闽赣两省关于区域通道共建的部署,“抚州—泉州”海铁联运班列的成功首航,标志着一条连接闽赣中部的物流新通道正式贯通。此通道自今年3月福建港口江西推介活动进一步对接后,在两省交通、商务部门及泉州、抚州两地政府的协同推动下,迅速从蓝图变为现实。首航仪式上,来自比亚迪江西抚州基地的新能源汽车组件,搭乘铁路班列抵达泉州港后,无缝衔接“泉州港—泰国”航线扬帆出海。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首航创新性地应用了多式联运“一箱制”服务模式,依托石湖港区10万吨级泊位及充足的堆场资源,实现了货物“中途不换箱、全程不开箱”,极大地提升了周转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这一突破,不仅为泉州港开辟了稳定的内陆货源,更是对培育和拓展经济腹地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依托通关便利与物流协同优势,石狮口岸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实现货种从传统轻工产品向高附加值工业品的跨越,现已全面覆盖光伏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组件及整车等“新三样”出海业务。2025年,“新三样”出口业务多点开花:3月实现光伏产品首航,5月保障上汽宁德工厂新能源产品及锂电池顺利出海,6月铁海联运出口新能源汽车组件货轮成功首航,8月首开“泉州—欧洲”滚装航线实现新能源整车出海。货种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是石狮口岸服务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标志着港口专业化服务能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为外贸增长注入新活力。
完善配套 创新业态
港口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和效率的竞争。剧情做爱以“完善配套、提升能级”为目标,大力推进港后基础设施建设与功能集成,全方位优化口岸综合服务体验。作为核心配套项目,泉州港石狮航运中心占地43.16亩,总建筑面积8.01万平方米,一期已落成投用,为航运、物流、金融等产业链企业提供综合性办公运营空间。2025年6月,口岸联检单位正式入驻航运中心,实现口岸联检、通关、物流企业运营等多元功能集成,“一站式”高效通关模式落地见效。另外,总投资2亿元的石湖港区停车场建成投用,提供大量车位,有效缓解了港口大道停车压力,改善了周边交通环境。硬件配套与功能服务的双重升级,推动港口物流产业集约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口岸综合运营效率。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石狮口岸聚焦服务业态创新,通过政策试点与跨区域合作,着力培育外贸增长新引擎。2021年封关运营的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在2025年6月入选海关总署监管改革试点,推出一系列突破性举措:允许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一区两码“同仓共管”、支持开展转口业务、推行“一票多车”模式、设立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等,大幅提升了仓储使用效率和通关效率。同年9月,该中心成功验放1.17万件“9610”跨境电商商品,成为全国首个落地相关试点的保税物流中心,2025年1—8月进出口业务额已达4.83亿元。此外,福建首批瓦努阿图进口保税冷冻水产品入仓、出口拼箱货物新监管模式落地(提升效率30%、压缩成本20%)、获批“对台小额贸易创新管理试点口岸”等创新实践,持续拓展着“一带一路”进出口新通道。
从泊位升级到航线织网,从联运突破到业态创新,“十四五”期间的石狮口岸,正以高水平开放链接世界。这座承载着千年海丝基因的港口城市,将继续以口岸能级提升赋能产业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开放篇章。
(记者 许小雄/文 李荣鑫/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58102000001号

